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富聚集 人气:2.74W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示范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发现完全免耕只能适应部分土壤和自然条件,故1980年以后改称为保护性耕作法。

目前国内外该项技术的发展概况

l、国外发展慨况

20世纪初,由于人类的过度耕作,植被破坏,导致了二次黑色风暴横扫美国大陆,成千上万吨的农田表土被刮走,几千万亩的粮田遭到破坏。而土壤表面由秸秆及残茬覆盖的地方,表层土却被保留下来。为此,1942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护局,在土壤学家、农学家、农机专家共同努力下,总结开发出了保护性耕作法,即收获后把作物秸秆和根茬留在地上保护土地,防止风吹、水蚀的方法,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已经基本取消了铧式犁翻耕的传统耕作方式,大面积采用了以机械化为支撑的保护性耕作法,取得了较好效果这项技术在北美洲、南美洲、澳洲、欧洲、非洲、亚洲推广应用总面积达到了9.46亿亩,而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相当完善和普及。

2、我国的应用情况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十分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1958年发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号召;20世纪80年代,“风沙紧追北京”的警告再次引起了中央领导和普通百姓的关注,由此开展了“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目前,党中央在决定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如何控制沙尘暴?毫无疑问,植树种草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沙尘并非仅仅来自沙漠和荒山,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地表裸露、干燥疏松的农田。为此,农业部根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批示,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指导,结合《2001--2010年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和《全国旱作节水农业规划》,编制《全国保护性耕作规划》。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程,农业部将保护性耕作列入“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50项农业技术之一。从2002年开始中央财政又设立了保护性耕作专项资金,在北方13省(市、区)的58个县建立了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区,示范面积100多万亩,辐射面积近500万亩。2003年示范辐射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这标志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已进入新的阶段。

3、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5%,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旱作农业的面积约3300万公顷。

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降雨少、气温低、土壤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活贫困。二是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大量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蚕蚀耕地,土石山区耕层变簿,黄土高原被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加剧了“旱、薄、粗、穷”的局面。风蚀沙化则是我国北方旱区近年来更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过度的开垦及不适当的耕作,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愈来愈快,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国土面积的28%,而且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

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原因,除大量开荒、林草植被减少外,还和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密切相关。如旱地采用火烧秸秆、铧式犁翻耕、土地裸露休闲的传统耕作,就是不恰当的方式。翻耕可以疏松土壤、翻埋肥料杂草,再经过碎土平地,创造良好的种床,但地表疏松裸露、蒸发与径流大、风刮起沙、水冲土流是导致沙尘暴猖獗、荒漠化加剧的重要原因。为了控制沙尘暴、保护生态环境,改变旱区面貌,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能保护农田、减少农田扬沙、减少土壤水蚀的保护性耕作法。

从1991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机局等合作,在山西省开始了以保护性耕作机具开发为突破口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10年的试验结果,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①减少径流(水分流失)60%、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②减少风蚀(农田扬沙)60%,抑制沙尘暴。③不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

(2)生态效益。①增加休闲期土壤贮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17%②增加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3%,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了提高.

(3)经济效益。①提高小麦、玉米产量13%~17%。②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③增加农民收入20%~30%。

目前,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北京、天津等地农机部门和科技人员正在开展多点试验及大面积的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