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富聚集 人气:1.21W
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黄瓜白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5℃,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在高于30℃或低于1℃条件下很快失去生活力。白粉病对湿度要求不严,最适宜发病湿度为75%。相对湿度达25%以上,分生孢子就能萌发,湿度越大病害越重。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有关,温度在15-30℃容易发病。随着湿度的增加,病情流行快、发病重,特别是雨后转晴、田间湿度较大时,或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条件交替出现时会导致病害大流行。高温干旱病菌会受到抑制,发病轻。此外,肥水不足、植株生长细弱、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排水不畅的地块易发病。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有关,温度在15-30℃容易发病。随着湿度的增加,病情流行快、发病重,特别是雨后转晴、田间湿度较大时,或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条件交替出现时会导致病害大流行。

白粉病菌萌发的湿度范围比较大,如果叶面有水滴存在,对病菌孢子萌发不利,反而干旱情况下,白粉病发病更严重。其次发病需要较高的温度环境,十到三十五摄氏度都可能萌发,但二十到二十五度最合适,因此温室和大棚里的黄瓜发病概率大一点。最后,施肥不足,管理粗放,土壤缺水,植株抗病性差都可能导致发病概率增加。

导致黄瓜患上白粉病的可能性有很多。比如种植密度太大,植株的通风透光不好,这种情况就很容易滋生真菌。也可能是由于土壤比较粘重,肥力不足,导致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另外,如果施的肥料没有充分腐熟,也会导致患病。在气候温暖干燥、光照不足的地方生长,或者连续阴雨后长期干燥也容易患病。高温高湿高氮,低光照是诱发的主要原因。多日的连续阴雨天气造成黄瓜的白粉病。气候温暖、空气干燥、干旱与潮湿不断交替、光照不足易发病;连阴雨后长期干燥易发白粉病。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不好肥力水平氮肥过量都可引发黄瓜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5℃,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在高于30℃或低于1℃条件下很快失去生活力。白粉病对湿度要求不严,最适宜发病湿度为75%。相对湿度达25%以上,分生孢子就能萌发,湿度越大病害越重。但是,病菌孢子遇水滴或水膜,吸水后会破裂。若管理粗放,瓜秧衰弱或浇水不当,氮肥施用过多,栽植密度过大,都会加重病害发生。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会发生,主要为害黄瓜叶片,也为害叶柄、茎秆。在下雨后,天气干燥,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易发生,在昼暖夜凉和多雾、多露情况下,特别是在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易流行。地势低洼、种植过密,或肥料不足、长势差,抗病力下降,保护地浇水过多或通风不良、田间湿度大等,发病重。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田间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

引发黄瓜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专性寄生真菌单丝壳白粉菌,可常年寄生于寄主植物上,成为初侵染源。北方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上或花房月季花或保护地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区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在23℃左右的发病适温和25%左右的适宜相对湿度条件下,病原分生孢子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引发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5℃,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在高于30℃或低于1℃条件下很快失去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