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传播途径有哪些?,番茄晚疫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富聚集 人气:7.1K
番茄晚疫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番茄晚疫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番茄晚疫病传播途径是,番茄晚疫病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番茄植株上,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病原的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经3-4天潜育后,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并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侵染。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菌丝发育适温24℃,最高30℃。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过冬,次年通过风、雨传播侵害番茄。雨滴飞溅,把地面病菌带到植株上的情况最多。因此,一般植株多从地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在低温、阴雨、湿度高、露水大、早晨和夜晚多雾的情况下易于发病。病菌主要在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有时可以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问形成中心病株,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流行。

番茄晚疫病传播途径: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过冬,次年通过风、雨传播侵害番茄。雨滴飞溅,把地面病菌带到植株上的情况最多。因此,一般植株多从地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在低温、阴雨、湿度高、露水大、早晨和夜晚多雾的情况下易于发病。较长时间湿度在75%以上,气温在15~25℃之间,病害极易流行;连续晴天,气温上升,病害显著减轻。

传播途径:番茄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亦可以菌丝体潜伏在马铃薯的薯块上由春播植株上传给番茄。病菌孢子囊通过气流和雨水落到植株上后,在水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再萌发,侵入到植物组织中去。当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后,产生大量繁殖体,再经风雨向四周扩展,慢慢形成普遍发病。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过冬,次年通过风、雨传播侵害番茄。雨滴飞溅,把地面病菌带到植株上的情况最多。因此,一般植株多从地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在低温、阴雨、湿度高、露水大、早晨和夜晚多雾的情况下易于发病。

番茄晚疫病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番茄植株上,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病原的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经3-4天潜育后,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并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侵染。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菌丝发育适温24℃,最高30℃。

初次侵染来自田间马铃薯病株,借气流把马铃薯植株上产生的孢子传播到番茄上,在番茄上产生孢子襄进行再侵染。在田间温度不超。过24℃,夜间不低于10℃,早晚有雾,露重,或连阴雨,相对湿度在75%以上,晚疫病常发生严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植株生长过密,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危害。

该病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发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座果期,发病的潜育期3~5天。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管理不当的田块发病重。

番茄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亦可以菌丝体潜伏在马铃薯的薯块上由春播植株上传给番茄。病菌孢子囊通过气流和雨水落到植株上后,在水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再萌发,侵入到植物组织中去。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马铃薯上发病,在薯块中越冬。在有保护地的地区,可在秋、冬季温室中为害番茄,成为春播露地番茄晚疫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靠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遇适宜条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