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的流行规律?,草莓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富聚集 人气:6.81K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规律,草莓灰霉病的流行规律?

草莓灰霉病防治方法,可以通过保持温湿度、彻底清除病残落叶、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节水栽培、尽量使用腐霉利。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菌丝体或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气流、棚室内水汽和露水进行传播,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萌发产生芽管,通过伤口侵入草莓植株,此为初次侵染;发病部位在潮湿的环境下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高温、高湿,空气不畅易发此病。

草莓灰霉病流行规律是病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合时易发生,即低温度高湿条件下易发生。

高湿高湿以及空气流通不畅等。

适温高湿,阴雨环境下有利于草霉灰霉病流行。

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始花期至坐果期,发病最适温度18~23℃,相对湿度80%以上时开始发病,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时间超过8h(小时)以上时,该病菌就能够完成侵染、扩展与繁殖。

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始花期至坐果期,发病最适温度18-23℃,相对湿度80%以上时开始发病,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时间超过8小时以上时,该病菌就能够完成侵染、扩展与繁殖。在31℃以上高温或2℃以下低温环境下,以及空气干燥时不形成孢子,不发病。如遇到春寒、连阴天和光照不足的天气,温室内空气湿度长时间处于90%以上,田间积水,栽培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该病发生。田间氮肥施用量过高,土壤黏重,多年连作的地块也利于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在促成或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子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

1、草莓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霉菌,该菌腐生性强,寄主范围广,孢子细长。菌丝可在3~31℃范围内生成,20~25℃最适,低温干旱影响孢子形成,后期菌丝体可生成扁平鼠粪状菌核。2、18-20℃、高湿条件下病菌会大量繁殖。始花期开始发病,浆果生长至成熟期盛发,近地面易发病,连阴天及多雨天容易爆发。病残物多的连作田、过量施用氮肥、栽培密度过大、田间积水、棚室内通风、湿度过大等情况发病较重。

高温高湿连续阴雨突然晴天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