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羊肚菌被雨水泡后生病了

富聚集 人气:3.21W
羊肚菌被雨水泡后生病了,怎么办?

一是生产季节安排不合理。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性菌类,在野外适宜的生长区,每年春季3-5月雨后多发生,秋季8-9月条件适宜有时候也能发现它会有少量生长。所以现在的人工栽培基本上都是晚秋播种长菌丝,第二年开春3-5月开始出菇。这位种植户4月下旬开始播种,这不是说完全不可以,但是如果种植羊肚菌的海拔不够高,基本上就不具备反季节种植羊肚菌的条件。这位菇农的菇棚温度在上午10点以前就上升到到25°C左右,这样的温度在晴天肯定会持续到下午3点钟左右,持续五、六个小时的较高温度条件既不适合菌丝的生长,更不适合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康乐县的海拔高度在1988米—3908米之间,如果在康乐县开展羊肚菌的反季节种植,建议最好在海拔3000米以上找地方先小规模试验种植,成功之后在同类地区才能较大面积试种。

二是设施非常简陋,不能保证羊肚菌的正常生长。羊肚菌在出菇期,尤其是从浇完催菇水以后,从原基形成期开始一直到幼菇长到3.5厘米以前,对温度、湿度及通风等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如不能往菇体上直接喷水,但还需要较高的湿度,不能直接吹冷风等等,否则会直接造成幼菇的枯萎和死亡。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出菇棚上只有二层遮阳网,菇床上的菇长的非常不整齐,大的大、小的小,这本身就不好管理。又遇到五、六天的雨天,幼菇直接被雨水淋死、泡死,一些大菇抵抗力稍强,暂时没死,但是白腐病等病害又在菇体上侵染传播。这样的病菇到后期是没有商品性的。

三是技术差,盲目种植。从播种期的安排,遇到雨天时既不能有效遮挡,棚中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棚外等等,可以判断种植户对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几乎没有掌握,并且在不适合的季节较大规模的种植。羊肚菌是一类对种植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的珍稀食用菌,想要种好羊肚菌,一定要通过完整的理论学习,实地操作培训才能种植。同时,截止目前,羊肚菌仍然是种植风险非常大的一种食用菌。在掌握技术的前提下,还需要种植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和相当的风险承受能力,否则,一旦出现栽培的失败,对种植户的正常生产生活都会造成特别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管理建议:一是尽快排出菇棚里的积水;二是把死了、枯萎了的幼菇,以及霉变了的营养袋都集中清理到远离菇棚的地方,深埋或烧毁;三是采收所有生了病的大菇,在阳光下晒干,有条件的晾晒一天后进行烘干。能有一点产量算一点;四是把棚内小拱棚上有很多通气孔的黑膜换成没有孔的黑膜或者白膜,在雨天时遮盖在小拱棚上,保证不让雨水淋到菇体上。

总的来说,现在的高温严重制约了羊肚菌出菇期间的正常管理,基本上没办法进行正常的通风、湿度管理,只能说是尽可能的以降低温度为核心采取遮阳、浇水、通风等各种措施。同时,雨天千万不能让雨水直接淋到菇体上,菇棚田间有积水要及时排出棚外。

最后,希望我们农民朋友吸取教训,一定要了解羊肚菌种植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充分做好准备,只有这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才能避免或者减少这些风险。